新华社南京11月19日电(记者 董峻)以处理惩罚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改革茅厕为重点的农村人居情况整治事情已在各地全面展开。上半年全国新开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惩罚设施5万多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惩罚设施9万多处、农村户厕改革1000多万户。
這是記者19日在南京舉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岑岭論壇暨農村廁所革命技術論壇上了解到的新情況。
據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在論壇上介紹,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事情會議全面梳理了到2020年“三農”事情必須按時收官交賬的硬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這項事情由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組織,一年多來各地真抓實幹,廣大農民群衆積極行動,各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逐步推開。
余欣榮說,截至去年底,全國8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有11個省份通過了整省驗收;近30%的農戶生活汙水得到處理,汙水亂排亂放現象明顯減少;全國農村改廁率超過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無害化衛生廁所。
“隨著事情成效覆蓋面不斷擴大,全社會對促進、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事情的信心和決心不斷增強,基層幹部、農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余欣榮說。
但他同時体现,由于缺乏曆史積累,科技研發相對滯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技術産品針對性、適用性不強。比如在農村廁所革命方面,缺乏適用于幹旱、严寒等特殊地區的技術産品;在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方面也缺乏適合農村地區、建設使用本钱較低、維護簡便的設施設備。他希望各地各單位圍繞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技術短板,主動開展關鍵技術、工藝和裝備研發,加強産學研推對接相助,開展相關試點示範,加快科技结果轉化應用。
余欣榮還体现,歡迎各類企業通過PPP等市場化運行模式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比如有的地方接纳城鄉統籌、整縣打包、建運一體等多種方法,吸引企業品级三方參與垃圾汙水治理,運行效果很好。